雅賞茶藝、甘露茶道      雅賞茶藝、甘露茶道     雅賞茶藝、甘露茶道     雅賞茶藝、甘露茶道

大雅茶會~雅賞茶藝、甘露茶道    

敬宣茶德

中國茶文化集哲學、倫理、歷史、文學、藝術為一體,是東方藝術中的奇葩。

我國歷來就有“客來敬茶”的民俗。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,茶已被奉為禮品與貢品。 到兩晉、南北朝時,客來敬茶已經成為人際交往的社交禮儀。  唐代颜真卿《春夜啜茶聯句》中有“泛花邀坐客,代飲引清言”。  唐代劉貞亮對飲茶益處的讚美說“茶有十德”:

以茶嘗滋味、以茶養身體、以茶驅睡氣、以茶除病氣、以茶養生氣、以茶散悶氣、以茶利禮仁、以茶表敬意、以茶可雅心、以茶可行道。

當今社會,客來敬茶更成為人們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往來禮儀。  俗話說:酒滿茶半。   奉茶時應注意,茶不要太满,以八分满為宜,水不宜太燙,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燙傷。

當然,喝茶的客人也要以禮還禮,雙手接過,點頭致謝。

品茶時,講究小口品飲,一苦二甘三回味,其妙趣在於意會而不可言傳。  另外,可適當稱讚主人茶好。壺中茶葉可反覆沖泡34次,客人杯中茶飲盡,主人可為其續茶,客人散去後,方可收茶。

總之,敬茶是中國人禮儀中待客的一種日常禮節,也是社會交往的一項内容,不僅是對長輩、客人、朋友的尊重,也體現自己的修養。

 

雅賞茶藝:

主要茶具:紫砂或磁茶壺、茶盅、品茗杯、聞香杯、茶盤、杯托、

          電茶壺、置茶用具(茶摺、茶杓)、茶巾、滌盆等。

主要茶品:凍頂烏龍茶、文山包種茶、高山烏龍茶、東方美人茶

          綠茶、蜜香紅茶。

一般茶會行茶步驟:

擺具  --- 將桌椅、桌巾、茶具擺好,茶壺與茶盅併排,置於茶盤之上,聞香杯與品茗杯對應排列。電茶壺置於左手邊。

賞茶  ---  用茶杓將茶葉輕輕撥入茶摺内,供來賓欣賞。

温壺  ---  温壺不僅要温茶壺,還要温茶盅。

a.右手開紫砂壺蓋,用左手拿起電茶壺,將沸熱水注入茶壺

b. 接着右手拿起紫砂壺,注入茶盅。

温杯  --- 將茶盅内的熱水(由右起)分别注入每個聞香杯中

         ,再將聞香杯中的熱水倒入每個品茗杯後,再度(由右起)每個

          品茗杯之杯中水倒入滌盆或茶盤。

置茶  --- 將茶摺的圓口對準壺口,用茶杓輕撥茶葉入壺,置茶量為

7

洗茶  --- 左手拿起電茶壺,將沸熱水高冲入壺(讓茶於壺內確保都沖到熱水)後蓋壺,(看情況有時並淋去浮沫)。立即將茶湯注入茶盅後, 再將盅內水倒入滌盆內。(或分於各聞香杯中,洗茶之水也可以用於聞香。)

高冲第一泡茶 --- 提起電茶壺高冲沸水入壺,使茶葉在壺中盡量翻驣。第一泡時間為1分鐘後,將茶湯注入茶盅後,分到各聞香杯中。

奉茶  ---  聞香杯與品茗杯同置於杯托内,雙手端起杯托,送至來賓面前,請客人品嚐。(上茶時應以右手端茶,從客人的右方順序奉上,並面带微笑,眼睛注視對方。)

聞香 ---  先聞杯中茶湯之香氣,然後將茶湯倒入品茗杯内,聞一聞杯中的餘香。

10.  品茗  --- 聞香之後可以觀茶色品茗。品茗時分三口品嚐,從

     舌尖到舌面再到舌根,不同位置香味也各有细微的差異,

     需细细品,到最後感覺喉韻回甘。

11.  沖泡第二次茶  ---  冲泡的手法與第一次同,只是時間要比

     第一次增加15秒,以此類推,每冲泡一次,冲泡的時間也要

     相對增加。 以優質烏龍茶其茶質好,如果冲泡手法得當,可 

    以冲泡達十次,每次的色香味甚至能與初泡相同。

12.  奉茶  ---  自第二次冲泡起,奉茶可直接將茶分至每位客人面

           前的杯中,然後重覆聞香、觀色、品茗、沖泡的過程。     敬宣茶德與雅賞茶藝著重於對茶葉與茶相關事物的關注,以及用茶氛圍的營造。欣賞茶葉的色與香及外形,是茶藝中不可缺少的環節;冲泡過程的藝術化與技藝的高超,使泡茶成為一種美的享受;此外對茶具欣賞與應用,對於飲茶與自悟修身、給人相處的思索,對於品茗環境的設計都包含在茶藝之中。將藝術與生活緊密相連,將品茗與人性修養相融合,形成了親切自然的品茗形式,這種形式也越來越為人們所接受。

甘露茶道,是大雅茶會,在身心靈成長方面的分享,不在此論述。

 

大雅茶會   大美金光明     雅仕以茶會

倡導四字訣:1.     ......心清   2. .....人靜   3. .....器美   4. .....茶香

 

大雅茶會  製作  台北縣淡水鎮淡金路1635樓可  電洽TEL: 02-86261659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eavilla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